前段时间,上海街头接连发生店招牌坠落砸伤人事件。一波接一波的暴雨,让上海街头“看上去很美”的商店招牌、户外广告纷纷暴露出暗伤,成为悬在市民头上的一个安全隐患。
按规定,安装商店招牌均应审批;审批后,由有资质的公司负责施工;完成后,设置人负责日常维护管理。然而,商店招牌究竟由哪个部门统一管理实际上并不明确,安全监管存在诸多漏洞。面对街头大量的商店招牌存在的安全隐患,有关人士认为,相关的管理规定应更具可操作性。
招牌整块坠落伤12人
6月21日13时50分,上海街头暴雨如注,不少路人纷纷躲在沿街商店门前避雨。曹杨路744号,是一家正在试营业的手机店,谁也没有想到,在该店门前避雨的路人竟横遭恶运,卖场的灯箱式店铺招牌突然坠落,砸中12名路人,伤者中年龄最大的71岁。
据手机店旁边烟杂店的老板娘说,事情发生在雨下得最大的时候,只听“哐当”一声巨响,她来不及撑伞就冲出烟杂店,见一位老太太倒在地上,20余米长的橘色招牌掉在地上,远处还有伤者。闻讯赶来的4辆救护车很快将12名伤员送到普陀区中心医院救治。
据这名老板娘介绍,这家店铺原来的招牌由一根垂直角铁、一根水平角铁支撑,使用膨胀螺栓将水平角铁固定到墙面内。后来装修时拔除了膨胀螺栓,把垂直角铁截短10厘米,目的是为了抬高招牌凌空高度。“原来招牌和我们的屋檐一般高,现在比原来挑高了一段”。
上海市广告协会户外广告委员会主任裘永明介绍,一块商店招牌包铁皮的成本约在每平方米500元,价钱不贵。但是紧固件必不可少,因为支撑角铁埋入墙土,雨水使墙土酥松,容易脱落。
曹杨路的商店招牌掉落伤人事件发生后,引发市民普遍关注,面对汛期和夏季的多雷雨台风天气,不少市民很担心此类事情再次发生。《法制日报》记者调查后发现,持续多日的强降雨使上海沿街商铺的招牌连续发生坠落事故。在天山路688号鞋店、692号服装店及电脑维修店,店铺门外的招牌已荡然无存,仅剩下一排锈迹斑斑的铁质支撑架。“这几天招牌接二连三地往下掉,幸好没砸到人。”鞋店老板李先生说。
另据了解,6月10日上午,静安区长乐路常熟路路口,3家服饰店连接在一起的商铺招牌突然落下砸到路人,导致一人受伤一人昏迷。5月8日上午10时左右,位于宝山区大华二路22号新雅食品店的招牌上一块装饰木板突然坠落,将一名过路的行人砸伤。
安装招牌也有“潜规则”
裘永明告诉记者,户外广告牌所处建筑的房东应当对出租门面的施工及设施安全负责,“户外广告搭建的审批、验收、检验流程,都必须找有资质的单位;施工时,施工人员必须有门面装修建筑工程执照、零星工程执照”。
然而,安装商店招牌事实上并不规范。“装这个东西,马路上随便找两个木工就搞定了。”一名业内人说出了这个行当里的“潜规则”,“都知道装招牌、户外广告要安全,但是又有多少人肯为安全埋单呢?一些大企业讲究规矩,要签合同、责任书,看企业资质,安装时钢梁、钢架一样都不能缺;而精打细算的小商小户们,压根不愿意掏安装费和配件费。于是,为了不让生意‘逃’掉,许多提供制作、安装‘一条龙’服务的小店小厂,想方设法偷工减料。被查到了大不了重装,罚些钱了事。”
记者了解到,商店招牌的安全检验也存在漏洞。今年5月底,正是户外招牌检验期。根据《上海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办法》,户外广告设施“每两年检验一次”,设置人应当在6月1日前向市或者区县市容管理部门提交安全检验报告。
但是,普陀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李伟军告诉记者,每年对户外广告的检查是强制性的,但对商店招牌没有统一要求,也很难做到无一漏网地逐个排查。
缺少配套规定管理难落实
记者查询有关资料了解到,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在2009年发布了《上海市户外招牌设置技术规范》,其中规定店家设置招牌之前都应向所在区县的绿化市容局报备,包括递交施工图纸、申报使用材料等。店家报批后,有关部门会详细告知其具体的技术要求,并到场确认其是否符合店铺的布局、是否安全可靠等。
《上海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办法》第十五条规定,利用非公共阵地设置户外广告设施的,设置人应当向市或者区(县)绿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,并提供营业执照、广告经营合同、户外广告设施阵地位置关系图、户外广告设施设计图、设置效果图、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施工图等相关文件。
《上海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办法》第二十四条指出,设置人应对广告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安全检查,确保户外广告设施牢固、安全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期满两年的,设置人应当在每年6月1日前,按照户外广告设施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安全检测,并向市或者区(县)绿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门提交安全检测报告;对安全检测不合格的户外广告设施,设置人应当立即整修或者拆除。
检测专家认为,对于商店招牌、户外广告,设置人应采取每月一次的例行自查、每年一次委托第三方的全面检查。
然而,记者采访了解到,在执行过程中,商店招牌不像户外广告那样要求严格,因此很少有设置者会主动报批或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。
不过,最让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头疼的问题是,虽然不少文件都对商店招牌、户外广告的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,但因缺少与之相配套的处罚规定,不少商家和企业纷纷钻空子,不报批、不定期检测。
普陀区绿化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:“对没有报批过的店家,无法备案管理,也无处罚依据。等真正出了事,什么都晚了。” |